考察:探訪沙韻之鐘(上)


探訪沙韻之鐘(上)


  大家聽過「沙韻之鐘」的故事嗎?這則故事發生在日治時期的宜蘭縣南澳鄉,內容描述泰雅族流興社(Ryohen,或譯作利有亨社、流星社)的少女沙韻哈勇,為了替她的老師送行,最終遭遇不幸。

  這是一則很簡單,卻又不那麼簡單的故事。

  筆者第一次知道這則故事是在國中時期,因為是理組,歷史學的非常零散,也不知道為什麼特別記得這個故事;可能因為這個故事有少女、有老師,也有遺憾卻浪漫的結局吧。再一次有機會碰觸這個故事,已經是筆者成為替代役之後;筆者分發到了宜蘭南澳,一次圖書館整理的時候,恰巧翻閱林克孝先生所著的《月光沙韻Klesan》,發現這個曾經存在記憶中的故事,發生的地點竟然近在咫尺──

  筆者在第一個禮拜服勤結束後就去了。探訪沙韻之鐘。

  然後又因此挖掘出更多背後的故事。發現一個陰謀、一場騙局,以及大時代下的悲哀。

  在這篇文章中,筆者要告訴各位關於沙韻之鐘的故事流變,以及代替各位看看當年叱吒風雲的沙韻之鐘,究竟長什麼樣子。

  首先,讓我們從這則故事的表面開始說起。



  時間是1938年的9月,彼時日本剛發動大東亞戰爭,正和中國打得不可開交;政府大規模徵兵,不僅從日本內地、也從臺灣本島大量徵調年輕人遠赴中國參戰──可以這麼說,不論是誰,只要一接到「從軍徵招令」,就得立即辭職返國。

  當時流興社駐在所警察,兼教育所教師的田北正記,也接到了徵招令,而沙韻˙哈勇是田北的學生,一方面不希望老師離開,二方面卻又羨慕老師能夠回應國家的召喚。她心想:「自己無法像老師一樣替國家打仗,但如果能夠照顧替國家打仗的軍人,那也足夠了。」於是便自告奮勇加入送行的隊伍,替老師背起行囊。

  出發的那天恰逢颱風。然而田北不想耽擱任何一點時間,一伙人還是在滂沱大雨中啟程了,雖然一路上艱難險阻,卻一一克服,眼看已經接近終點南澳,之後就可以走平順的大路前往港口,意外卻發生了!

  揹著老師行李的沙韻,在獨木橋上滑了一跤,跌入因雨暴漲的南澳南溪,就此不見蹤影;當地的警員和族人苦尋多日,最後只在溪流的下游,找到沙韻替田北背負的行李。

  這件事輾轉傳入臺灣總督長谷川清的耳中,令其深受感動。感念沙韻忠貞愛國,便打造了一只刻有「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」的銅鐘,贈予她的家人和流興社。沙韻的故事因而聲名大噪,日本全境陷入了一股名為「沙韻」的旋風,各式各樣的宣傳和紀念活動如火如荼展開:立碑儀式、話劇展演、歌曲創作……什麼都來,畫家鹽月桃甫甚至遠赴流興社取材,創作名為「沙韻之鐘」的油畫。

  在這樣的氛圍下,沙韻的故事在1942年時被拍成了電影,由當時知名的歌手李香蘭主演,而電影的主題曲「沙韻之鐘」後來被翻唱成中文歌,便是知名的「月光小夜曲」。



  以上,就是「沙韻之鐘」故事的表象──被美化後的故事,有著若有似無的愛情、少女的純真以及武士道般的奉獻精神。筆者在歷史課本上聽到的便是這個版本(當然沒有這麼詳細),而這也是當時一般大眾知道的版本,所以這雖然不完全是事實,懷著這個情感追尋「沙韻之鐘」,倒也不算一件壞事,多少能夠體會當時臺日雙方,對沙韻懷著怎麼樣的想像吧。讓我們先看看沙韻之鐘的樣貌,再揭露這則故事背後的真相。



  如今被稱為「沙韻之鐘」的鐘樓共有三座。

  第一座位於沙韻落水的南澳南溪附近,也就是現今的武塔村。那裡有家叫「葉家香」的休息站兼辣椒專賣店,常開車往返宜蘭和花蓮的朋友絕對知道這家別具特色的賣店。賣店旁邊有座「莎韻紀念公園」──其實只是塊小空地,入口立著水泥搭建的鳥居,沙韻之鐘就安放在後方的鐘樓裡。

  這裡本來默默無聞,直到電影《練習曲》將其拍攝入鏡後才逐漸為人所知,不過也沒有讓這裡變得人滿為患。訪客仍三兩零星,大多數則留在賣店的門口吃辣椒冰淇淋。

 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,這座鐘每到整點便會敲響,並在鐘響後播放《莎韻之鐘》和《月光小夜曲》。筆者原來很興奮,特地等到整點時分,卻什麼都沒有聽見。問了「葉家香」的工作人員才知道,「沙韻之鐘」在1998年剛建立的時候確實是會在整點敲鐘放歌,然而過了幾年,也許是年久失修,壞掉的「沙韻之鐘」便陷入長期的維修狀態,沉寂至今。




  除了沙韻之鐘外,武塔村還有另一個與沙韻有關的景點。由紀念公園旁的小路沿著河堤的道路往內走,不久便會在左手邊看見一柱石碑,碑上的碑文已經被毀損得看不清楚了,只能就殘存的筆畫依稀辨識字跡。這是「莎韻紀念碑」,與臺灣總督頒贈的那只沙韻之鐘是同時期設立,經過幾次遷移,最後落腳於此。石碑從中斷裂,又用水泥黏合,下方的基座更是與石碑的年份和材質全然迥異,可以看出當初這塊碑文是怎麼被破壞,又是怎麼被拯救回來的。

  筆者研究碑文上的字跡許久,只看得出「乙女」、「遭難之地」幾個字,上網調查一下,才發現全文是「愛國乙女莎韻遭難之地」……嗯?是嗎?看著中央破損特別嚴重的區塊,在空中比劃,怎麼樣也不像寫著「沙韻」兩個字;中間的破損太瘦長,看來更像有三個字,而最後一個字的下方筆畫是一撇,反而比較像「沙」字的下方?這是怎麼回事?難不成它本來是寫「韻沙」?甚或是其他名字?


  想了好半天才忽然驚覺,石碑上寫的應該是沙韻的日文「サヨン」,許多網路上的部落格文章都說碑文是「愛國乙女莎韻遭難之地」,恐怕是人云亦云、積非成是,連筆者自己差點也被誤導了。

  這塊石碑之所以設立於此,顧名思義,正是沙韻的遇難之處(……的附近,因為被搬遷過)。南澳南溪就在下方廣闊地佔滿視線,乾水期的溪床全是蒼白的河石。如今,這裡建立了一座「沙韻橋」,沙韻紀念碑就座落在橋墩。



  第二座沙韻之鐘位在金岳村的金岳國小校門口對面。你們可能會問,沙韻不是流興社的人嗎?武塔村是沙韻遇難之地也就罷了,那金岳村呢?為什麼這裡也要建一座沙韻之鐘,還是建在學校對面?

  這一切當然都是有原因的。

  目前宜蘭南澳有七個村落,分別是東岳、澳花、南澳、碧候、金岳、武塔及金洋,根據林克孝先生於《月光沙韻Klesan》一書中所述:「這七個現代村落大體上都可以說已在平原了,最裡面的金洋村離海也不到十公里。再往西進一直到中央山脈直線距離三、四十多公里的一大片山區已無人居住……一百年前日本人已統計出這裡有十五個以上有部落規格的聚落,人口三千五百上下,而且佔地幾乎囊括了整個現在的南澳鄉。最裡面的比亞毫,中間的金洋和庫巴玻,較外面一點的流興、哥各朱及武塔,人口都在三百人以上。除了這六大部落,還有庫莫瑤、巴博凱凱、基嘎央、基路模安、哈卡巴里斯、塔哈灣、勒基亞呼、金諾斯、塔壁罕等。」

  「這些部落已經分批地被搬遷到現在平原上有著類似名字的村落……裡面的舊家園完全廢棄。我說『類似』名字的村落,是因為在搬遷中,政府又加了一個創意:把這些老部落打散。因此,新武塔村的人不全然是由老五塔社搬來的;從老武塔社搬下去的人也不盡然是搬到有相同名字的村落。」

  流興社與金岳村的關係也是如此!金岳村是由武塔社與流行社的人共同組成,而流興社正是沙韻的故鄉,也是「沙韻之鐘」故事的起點。在學校門口建立鐘樓,除了原本的沙韻之鐘便是建立在國小內之外,恐怕也是想藉此教育下一代吧!



  值得討論的是,這兩座沙韻之鐘都是複製品,但究竟哪一座比較接近原貌?參考日治時期的舊照片,當年的沙韻之鐘是一塊長方形的石階平台,上方搭著木造的涼亭式鐘樓,四周再以小圍欄圍住。這樣看來,金岳國小的鐘樓雖然與正版鐘樓有所差異,但已算是保留了當年的風貌,相較之下,莎韻紀念公園內的鐘樓則顯得過度修飾、不夠含蓄而浮誇。明顯是由金岳國小的鐘樓勝出。

照片雖然不清楚了,仍能大致看出當年沙韻之鐘的原貌。



  第三座沙韻之鐘──恐怕大家也猜到了,便是最原始那座沙韻之鐘,「曾經」位在流興社流興國小內的司令臺旁。

  為什麼說是「曾經」呢?因為在國民政府實施原住民的遷村計畫後,那只刻有「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」的銅鐘便消失無蹤了。當時的氛圍是毀壞前朝遺留的事物,若不這麼做甚至會被當成「叛國」,據說那只銅鐘還不是政府派人處理、而是被校長親自摘掉的──當然事情的真相早就不可考了。剩下的鐘樓也因為部落被遺棄,木造的部分歷經風吹雨打,不堪負荷倒塌,僅存底座的石平臺。

  然而就連這座石平臺也不平靜。不知道是誰傳的謠言,說日本人在平臺中埋藏黃金,一些貪婪的人便將石平臺挖開,想藉此大發利市。或許是發現不對勁,挖到一半便放棄了,最終變成今日這副殘敗的模樣:

照片已經四季溯溪協㑹-王廷元授權使用

  據金岳村的耆老所述,「沙韻之鐘的鐘樓被日人視為莊嚴神聖之地,不僅建造所用的材料皆屬上等,一般人還不能隨意上去,必須是有地位的日本老師或品學兼優的學生才有資格。敲鐘也有特定時間,除了平時晨會唱完國歌時一次、中午用餐時一次、放學前一次之外,就只有重要慶典如日本新年時才能敲鐘。敲鐘時的禮儀也有規定:由正前方的階梯上去,再由後方階梯下去,非常嚴謹。」[1]對比往昔,原來風光的沙韻之鐘變成如今這副模樣,令人不勝唏噓。

  即便沙韻之鐘已經不存在了,筆者還是想親眼看看那殘存的基座。畢竟前兩座沙韻之鐘筆者都親臨現場,最原始的沙韻之鐘沒道理不去看吧?原本筆者是這麼想的。

  林克孝先生將沙韻生前走的最後一段路,命名為「沙韻之路」:從流興社出發,沿著警備道下山,最後止於南澳南溪的沙韻紀念碑。要去看位於流興社的沙韻之鐘,要從反方向出發,在今天我們可以很輕鬆地以交通工具,省略從紀念碑到栴檀(旋檀)駐在所的十多公里路程,但再之後就要用步行繼續了。步行也不再像從前林克孝先生「找路」時那般艱辛;林務局在2011年4月開放修建完成的南澳古道,便是這沙韻之路的十分之一,之後的路也因為林克孝先生的關係,逐漸為人所知,變得輕鬆許多。

  只是要到達流興社的流興國小,沒有在外野宿一天,仍是辦不到。筆者從未有過露營的經驗,也沒有認識登山的朋友,雖然十分遺憾,也只能暫且作罷。但筆者還是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踏上南澳古道,親自感受當年沙韻走過的土地。


  走筆至此,把現存的沙韻之鐘都講述了一回,接下來,該是揭露真相的時候了。沙韻故事的真相是什麼?又為何說它是一個巨大的陰謀和騙局,是大時代下的悲劇?對後世又有什麼影響?──

  由於篇幅緣故,很抱歉筆者在這邊要稍微賣個關子,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繼續討論。


資料引用

[1] 部落事件-莎韻之鐘
http://blog.ilc.edu.tw/blog/blog/6187/post/34083/2508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