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察:劍潭到底在哪裡?

考察:劍潭到底在哪裡?

  1906年,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上記載了一個故事,有位年輕書生在劍潭寺遇見了女鬼,最後女鬼在劍潭邊消失了。這讓筆者產生了興趣,合理地想,這表示劍潭一定離劍潭寺很近,那劍潭到底在哪裡呢?本來以為這是已有定論的事,誰知調查下去卻眾說紛紜,於是筆者只好自己踏上考察之路了。


  這張對照圖已在左邊的當代地圖上,根據右邊的臺灣堡圖標出了劍潭寺遺址的位置。劍潭古寺現在雖然存在,卻已經過搬遷,不在原址。依筆者推測,所謂劍潭一定在離舊劍潭寺不遠處,不然書生為了追此女鬼,跟蹤了十幾二十分鐘,都不知該說有毅力還是變態了。

  有趣的是,從這張對照圖可以發現一件事:現在被稱為劍潭的地方,跟日治時代稱為劍潭的地方,其實並不相同,現在的劍潭在劍潭山西側,過去則在劍潭山東側。

  那現在被稱為劍潭的地方,日治時代叫什麼呢?臺灣堡圖上沒有特別的名稱,但若說劍潭捷運站,當時應該叫「基隆河」。因為現在基隆河被截彎取直,地形與當時不同,劍潭捷運站所在位置有條「基河路」,也許便是用以表明其歷史吧。

  不過,無論劍潭寺或標示為劍潭的地點,從地圖上看來,附近都沒有「潭」,這讓筆者十分困擾。雖然劍潭東邊有個水池,但堡圖上記載為虎形陂,應非劍潭,而且書生若從劍潭寺出發,跟到這裡也大約要走半小時了吧。

  筆者在網路上看到的說法,有人認為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旁的水池就是劍潭,也有人認為基隆河截彎取直,所以劍潭消失了,但這些都在劍潭山以西,筆者認為,既然在臺灣堡圖上,劍潭寺與劍潭都被標在劍潭山東邊,若真有這個潭,也應該在東邊。而且筆者在網路上找到一首臺灣竹枝詞:「新庄對面是枋橋,劍潭對面犁頭鏢;咱嫂食飽著穿燒,咱哥照顧沒得時。」犁頭鏢在臺灣堡圖上有記載,也在劍潭山東邊,更加強了筆者的信心──劍潭應在劍潭山以東。

  不過在看過辭書後,筆者驚訝地發現,「潭」這個字其實不一定指封閉的水池,也可能是指水邊,或水深之處。這麼一來,也許根本沒那個水池!而且劍潭並非水池,也可以解開筆者的一個疑惑。

  1870年的《淡水廳志》〈卷十三〉記載:「劍潭在廳治北一百三十里,深數十丈,澄澈可鑒。潮長則南畔東流而北畔西;退則南畔西流而北畔東。每黑夜或風雨時,輒有紅光燭天。相傳底有荷蘭古劍,故氣上騰也。或云樹名茄冬,高聳障天,大可數抱,峙於潭岸,荷蘭人插劍於樹,生皮合劍在其內,因名。」

  筆者本來不解,如果劍潭是一水池,與潮汐又有何關係?但如果劍潭是河流的一個區段,情況便不同了。但這帶來一個新的問題,河水的流向會因潮汐而改變嗎?

  雖然常識告訴筆者「不會」,但有次筆者在饒河夜市後面的河濱公園,清楚看到基隆河逆流。當時覺得簡直不可思議,為何會如此,筆者並非地球科學方面的專家,並不明白,但眼見有此現象,卻是千真萬確的。基於這個觀察,也許古時的基隆河便會逆流,才有潮漲潮退流向不同之現象。

  事實上,還有一個證據指出劍潭不是「水池」。《淡水廳志》裡有提到過「全淡八景」,其中「劍潭幻影」圖如下:

照片翻攝自《臺北文物》

  各位請看,這裡頭標示「劍潭」的地方,毫無疑問是河流的一部分!而且透過圓山、太古巢、劍潭寺這些相對位置,可以大約評估,劍潭大約是基隆河急彎處,而繪圖者站的位置,可能是臺灣堡圖上寫著劍潭的地方,再往西一點。

  若劍潭的位置在此,那書生從劍潭寺裡追出,要到劍潭邊,就沒有多遠了。後來筆者想看看劍潭寺遺址,便到實地觀察,結果竟意外發現這個石碑。


  果然過去的劍潭就在這一帶!石碑後面還寫著碑文,收錄於下:

劍潭,古時水深數十丈,漩渦激盪,清越有聲,為北臺第一勝景。據清乾隆二十九年(公元一七六四年)續修臺灣府志稱:「劍潭在大浪泵社二里許,水甚闊,有樹名茄冬,高聳障天,大可數抱;峙於潭岸,相傳荷蘭人插劍於樹,生皮合劍於內,因以為名」。又同治十年纂修淡水廳志云:「劍潭水深數十丈,澄澈可鑑,潮長則南畔東流而北畔西;退則南畔西流而北畔東。每黑夜風雨,輒有紅光燭天。傳潭底有荷蘭古劍,故氣上」。今潭水淤淺,不復舊觀。潭北有古寺,建於康熙五十六年(公元一七一七年),初名西方寶剎,乾隆三十八年(公元一七七三年)僧華榮募款重修,更稱劍潭古寺,背山面水,形勢絕佳,信士遍及全臺。民國十五年(公元一九二六年)日人為開闢神社參道,迫遷大直北勢湖,即今之北安路地方。

  不過對這段碑文,筆者還有些存疑。文中說劍潭寺建於劍潭北,這又與堡圖的記載有些落差。而且洪棄生的〈遊臺北雜詠十首〉內有一首如下:「行行遊到劍潭南,終日禪扉鎖夕嵐。記得去年春雨後,無邊山色入珠潭。」

  合理地想,禪扉應該就是劍潭寺,這麼一來,劍潭寺不就在劍潭南了嗎?故筆者認為,劍潭應是在劍潭寺以北,基隆河急彎這一帶。

  為何劍潭被稱為劍潭,有兩種說法,一個如《淡水廳志》,與荷蘭人有關,另一個則是鄭成功投劍。連雅堂說:「二說均屬荒談。荷人插劍,得之傳聞,延平亦未至臺北,故知其出於附會也。」但翁佳音所著《大臺北古地圖考釋》,認為1654年前後,荷人曾北上伐木,但因苳茄並不堅固,最後並未利用,故荷人留劍於樹中,未必於史無徵。

  以上是筆者的考察,究竟劍潭是否便是劍潭寺以北,基隆河急彎這一區,還有待各位先賢來指教。至於為何現在劍潭一地會遷移,筆者以為,可能是過去名為劍潭之處,現在已是軍事基地,既然這塊地並非老百姓使用,那地名便失去意義,這可能便是地名遷徙的原因。此一猜想純屬臆測,若有劍潭耆老,或對此問題有興趣的,歡迎與我們討論。

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